认知科学的兴起
关于认知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曾对于人的知识的性质和起源进行了探索,并且fabiao了有关记忆和思维的论述。他们的一些论点后来成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争论的焦点。
唯理论者笛卡尔(Descartes R)很强调思维或理智的作用,他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经验论者洛克(LockeJ)提出了有名的白板论。他认为人的心理Zui初像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字迹,一切观念或认识都是从后天的经验得来。关于知识的性质,洛克一方面认为是由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的,肯定知识的真理性在于它与外物相契合;他又认为,思想的直接对象只是观念。他还把知识分成直觉的、解证的、感觉的3种,并且强调直觉的、解证的知识的确实性,这就使他的认识论又具有较多的理性主义倾向。
1879年德国冯特(WundtW)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把认知问题从思辨哲学的领域转移到实验研究园地。他主张用“内省法(introspection)”即自我观察法去探讨意识的内容。冯特及其追随者们用内省法企图对意识的结构或构造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个叫作“构造派”的心理学派。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fabiao了震动心理学界的lunwen“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对冯特的心理学的整个体系和研究方法发出了猛烈的攻击。他断言,心理学中唯一确实的、站得住脚的材料是机体的行为。他认为意识既不是一个明确的也不是一个可以应用的概念。反对把思维作为特殊的心理活动来研究,认为思维只是无声的语言。把一切行为都归之于刺激与反应的作用,以为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决定的,把人同动物一样视为接受刺激做出反应的有机体。行为主义者的反心理主义立场使人们对思维、对认识过程的研究几乎中断了40年之久。
行为主义者的客观决定论造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危机。现代认知心理学Zui初是以反对行为主义的面目出现的。它的产生是有其社会背景、思想背景、技术背景和方法论背景。下图给出了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社会背景
二次大战以后,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科学、知识、智力在国际竞争中日益显示其重要性。信息革命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叫知识、智力社会。在信息社会中,认知、智力或思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信息社会中一种类似制度化的研究活动。
(2)思维背景
行为主义学派把人和人的心理看成是机械的、环境可以任意支配的个体及其反应,这是纯属机械论的观点。是能动的反映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外界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3)技术背景
给现代认知心理学以深刻影响的新的科学成果主要是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信息论的问世,给了认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启示:可以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人们对客观外界的知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可以看成是对信息的产生、接收和传送的过程。信息论所关心的是纯粹的信息量,而认知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信息容量外,更重视信息的质,即信息的结构本质。